Search

#紫色帽子

在禱告山上參加聚會已經是第二天了,正是抖落山下疲憊、壓力逐漸釋放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紫色帽子

在禱告山上參加聚會已經是第二天了,正是抖落山下疲憊、壓力逐漸釋放的午餐時分,帶著我心愛的紫色帽子,去餐廳用餐,帶帽子的功能是單純使自己開心多過於遮陽。

餐後一位曾見過幾次面的姊妹前來攀談,她說:「妳不是曾說過要來當志工嗎?怎麼沒看見妳提前來?當志工很享受的,我都把每一天的服務當成享受!」她應該是善意的鼓勵,但我聽起來怎麼胃馬上就緊縮了?

想來她戳中了我本來也掙扎許久的事,來參加聚會很多次了,似乎也該從被服務者轉換成服務者了,但我每個月上山三天,就是要休息安靜釋放在工作上所有的疲累,好好被上帝照顧療癒一下,我真的不想再多接一個工作!

但,她說的也沒錯,若是把服務當成享受,是否就能轉念?這幾個月來我掙扎好久了,面對自己身心的需要,和一種好像做善事與服務的應該與使命感,兩相衝突。

好險,我很勇敢的故作輕鬆地說,聽妳這樣說我都胃痛了啊!這位姊妹聽到我這麼說,也連忙說好好好,這話我收回就是了。

還無暇檢討或是擔心,我這樣會不會小題大作,讓人不悅了?緊接著另一位看起來眼熟但從沒交談過的姊妹向我說道,我好像認識妳,但又想不起來。

「我也想不起來耶,可能是聚會時碰到過吧!」我回答。
她不假思索地說:「一定是妳發福太多了,所以我才認不出來。」

天啊!我心中的OS配合我的行動說了出來:「我要快逃!」然後,我就很狼狽地離開現場,逃離是保護自己吧!

怎麼可能不受傷?已經拼命找時間、編預算去健身房鍛鍊,還要被說發福太多?已經做的是助人工作,還要被說是服務不夠?

我替自己拍拍手,此時逃離現場或許也是個不錯的保護措施,在別人都無惡意的情況下,我確實受傷了,因為不僅僅是感受到被期待的壓力,而是我已經努力卻彷彿總是做不夠的生氣!

這氣,不是針對兩位姊妹,而是對自己吧!

餐後回到寢室,轉念、禱告、敬拜,我都試過了一輪,很好,自己好像比起以前,更不容易受別人話語的影響,更快從情緒中恢復。

不過,咦,怎麼我的紫色帽子不見了?是沒有從餐廳帶回來嗎?於是接下來便開始了尋找紫色帽子的歷程,我問每一個認識的成員有沒有看到,我問餐廳負責善後的夥伴有沒有看到;我甚至到報到處詢問,是否有人撿到?

然後,一方面有信心應會失而復得,一方面又跟神禱告說,不會吧!這可是我最愛的一頂帽子耶!怎麼可以因為我逃離受傷情境而犧牲?

下午的工作坊很精彩,談到了我們從小到大都有很多「謊言」主宰了我們的行為與情緒,在每位姊妹深度的分享下,心靈都重新被洗滌了一遍。

就在帽子事件暫時被我淡忘的時刻,回到寢室一看,原來,紫色帽子好好地躺在書桌上。原來我還真是被氣到戴著她回到寢室,卻渾然不覺,也視而不見?

好端端躺在那兒的紫色帽子,彷彿在優雅地對我說:

孩子,為什麼要讓別人的話來定義妳呢?
別到處找了,妳優雅的快樂一直都在喔!
無須拼命做好事,也無須變成美魔女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馬度芸諮商心理師(諮心字第1978號),專長為夫妻諮商與衝突處理、EFT情緒取向伴侶諮商、職場人際與生涯探索、企業主管教練式諮商、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、親密關係工作坊帶領、同理心培訓企業講師。 目前諮商服務僅提供台中地區,合作單位包括喆方心理諮商所、台中張老師等,欲進一步洽詢機構地點時段電話收費等請透過訊息,其他合作邀約請私訊粉絲團,度芸會盡快回覆,謝謝。
馬度芸,主播、作家、廣播主持人、企業培訓講師、諮商心理師、人妻、追求信仰的人、開放六感體驗生活與哲學的自己......至今,朝著成為自我陪伴與陪伴他人自我的,馬度芸。
View all posts